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期发布了关于2024年度职称评审的详细规划通知,这一重要文件早在5月9日便已完成初稿,并于5月15日正式向公众发布。为了帮助各位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评审要求,人社局还将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发布“百问百答”解答大家的疑惑,包括备受关注的2024年继续教育等问题。今天,必尚何老师就来为大家先通俗解读一下这份通知。
一、谁能申报职称评审?
(一)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只要你在我市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工作,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并与单位签订了劳动或聘用合同,就可以申报。
(二)自由职业者
在我市就业的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也有机会参与职称评审。
(三)企业总部在本市的专业技术人才
如果你所在企业的总部设在我市,你也可以申报。
(四)港澳台及外籍人员
在我市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相应工作许可证或居住证的外籍人员也纳入申报范围。
但请注意,公务员、离退休人员和受到党纪、政务、行政处分且在影响期内的人员是不允许申报的。
二、申报政策有哪些变化?
(一)申报条件
申报职称需要满足一定的学历、资历和业绩要求,具体以各评委会发布的通知为准。
(二)申报时间
资历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31日,业绩成果、论文、学历等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31日。
(三)评审流程
一般来说,需要逐级申报,但部分特殊情况下可以直接申报。
(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
从2024年起,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的评审工作将由全省相应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组织开展。
(五)职业资格与职称衔接
取得相关职业资格的人员,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申报职称。
(六)继续教育要求
参与继续教育是晋升职称的重要条件,每人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60学时。
三、申报评审时间如何安排?
各系列的职称评委会将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发布申报评审通知,明确申报时间、条件、途径等。高级职称的申报时间原则上与省级评审委员会保持一致,一般在6月底前发布通知。请大家密切关注相关通知,确保不错过申报时间。
四、申报评审渠道怎么走?
(一)通过所在单位申报
大部分专业技术人才需通过所在单位进行申报,同一年度内只能向一个评审委员会申报,避免多头报送。
(二)省市级评审选择
如果所在市没有相应系列的职称评委会,可以向省级评委会申报,由市各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送。
(三)省属单位申报
省属企事业单位人员需直接报送至省级评委会;省属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由民政部门负责相关评审工作。
(四)央企与外地企业申报
央企在宁三级以下子公司和外省市民营企业在宁子公司,只要符合条件,可直接在南京市申报职称。其他单位如需申报,需经主管部门出具委托评审函并经市人社局核准。
(五)援外人员申报
援外专业技术人员在援派期间可选择在派出地或受援地参加职称评审,但需按规定程序进行委托。
五、职称申报审核怎么样?
(一)个人网上申报
全市高、中、初级职称均采取网上申报方式,申报人员需登录江苏人才服务云平台,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材料,逾期不再受理。
(二)单位审核
申报人所在单位需严格审核申报人的资格和材料真实性,确保公平公正,并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三)主管部门审核
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及评委会办事机构将对申报材料进行严格审核,不符合条件的将及时退回并说明原因。
(四)审核通过人员公示
通过审核的人员名单将在官方网站公示,申报人员可通过手机APP查询审核进度。
六、职称评审组织如何运作?
(一)评审委员会组建
各评委会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从专家库中抽取评审专家,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二)评审备案
评委会需在评审前向市人社部门报备相关情况,经核准后方可开展评审活动。
(三)评审时间安排
各评委会原则上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审工作,并按时公示和上报结果。
(四)结果公示与发证
评审通过的人员名单将在官方网站公示,并颁发相应的职称电子证书。
(五)省下放评审权
对于省直接下放至市属单位的高级职称自主评审委员会,需在评审结果公布后及时向市人社部门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报送评审结果和工作总结。
希望以上解读能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南京市2024年的职称评审工作。现在申报即将开始,希望大家都能把握机会。
职称代评,首选何老师。联系方式18061607226,诚信服务,专业代评
在线报名留言